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三国战姬传说 > 第十六话:余波!

第十六话:余波!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甄姜她们其实也是早就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,只是刚开始还有些犹豫,因为不清楚情况,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过来帮忙。

万一碰面了尴尬那就糟糕了,最主要是这里有曹思在,在甄姜看来她应该能够解决掉一些问题。

不过后面慢慢发现动静越来越大,似乎没有消停的迹象,甄姜便不由想到是不是吴耎他们已经离开了。

甄姜她们一路过来,其实都是追逐着吴耎他们的脚步,当然因为隔着一段距离,哪怕是以甄道的感应,也很难马上就判断出对方到底在或不在。

所以有时候还是会断了路线,好在曹思本身就是有意让她们吊在身后,所以不仅不会隐瞒自己的踪迹,反倒还会有意无意地泄露一些足迹和行藏给她们,让她们不至于跟丢。

彼时的她们还不知道前面这个村子的情况,对于那些动静倒是猜测恐怕是附近有山贼团伙来袭,不管怎么样这村子肯定是陷于劫难中,她们路上既然遇见了,怎么样都得出手帮忙一下。

只是等到她们赶到地方的时候,才发现吴耎和那曹思竟然还在此处,而曹思更是大展神威,将那些山贼尽数斩杀了。

吴耎还在旁边安抚那些村民,甄姜却不愿意再出来了,甄道在旁边看着她,却了解她的心意也没有劝说。

只有小甄宓盯着那边的吴耎,一直叫着:“哥哥……”

不过她的声音虽然清脆动听,但是在这种环境下音量未免小了些,她们离得又远,自然不能让那边的吴耎听到。

本来为了避免呆在这里继续下去会动摇,甄姜都打算离开了,但随后却见到吴耎抱着一个老妪的尸体进了旁边的屋子。

她自然不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念头,只是鬼使神差地留下来似乎是想要多看一眼,没有第一时间走成,结果马上就听到了里面传来吴耎的呼叫声。

甄姜刹那间心中一急,根本就没有多想,马上就从藏身处蹿起,瞬间就进入了战姬的状态,只是这回没有戴着头盔当然也没有面具,就挺着那杆近丈长的红缨枪,冲着那从屋子里面追逐出来的山贼而去。

甄道也在同时迅速的将小甄宓拉过来,没有大青牛代步,她实在是不想多走,但这时候却又莫名地担心大姐,便也紧跟了上去。

随后便是吴耎滚地躲刀,甄姜及时赶到一枪直接背刺了那山贼,也立刻被吴耎认了出来。

他对于甄姜的武器红缨枪自然是印象深刻,在他的印象中,到现在见识过黑风寨的山贼、见识过黄巾贼也见识过朐县的官兵,但只见过甄姜拿这样的武器。

实际上甄姜的这杆红缨枪从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华丽,与一般的红缨枪似乎无二,唯一比较别致的地方就是在枪柄上有三颗星,所以甄姜自己都是将其唤做“三星红缨枪”以作辨识。

但这三星本就不容易被察觉,而红缨枪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辨识,就算知道红缨枪的缨穗有“吸血”从而防止血流到枪杆上影响抓握的效果,大部分人却不会弄这玩意儿。

所以甄姜这红缨枪在某些时候就是独一无二的,可以直接当做身份的标识,枪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人的出现。

然后果然,随着那山贼尸体的倒下,吴耎看到对面站着的的确是甄姜,原本还有些不确定此时都不翼而飞了,连忙从地上爬起来,几步跨上前去,激动道:“姜儿,你怎么来了?”

尽管其实只是半日未见,吴耎却有“如隔三秋”之感,若是之前的形势再危急一些,又得改成“恍如隔世”了。

甄姜同样很高兴,尤其是看到他无事,也算放下了心,只是下一刻突然就有些忸怩起来,低声道:“子柔,我方才、方才就到了,只是,有些不敢出来,不知该如何面对你。”

吴耎却仿佛立刻读懂了她的心思,因为他之前就有过一些猜测,当然有时候也会想到一些不好的方向去,然后就自顾自拉回来。

此时看甄姜的表情,他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,不过场合毕竟有些不对,不然他真要上前去将甄姜搂进怀里安抚了,现在却只是低声笑道:“我知道,也能够理解,便是换做是我,也会犹豫。不过方才你不是就站出来了么?”

甄姜微微抬头看着他,见他脸色十分认真,既不像是开玩笑,也不是在说反话,到底是放下了心去。

她既希望吴耎能够理解她的犹豫,又怕吴耎知道之后,对她有芥蒂,而吴耎这么直接说,尤其是最后一句反问,却莫名戳中了她的心。

而直到这个时候,那边的曹思才姗姗来迟,她不是不想快,而是刚刚被那些村民们“缠”上了。

这些村民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,经历得多看得比较透,所以在此时对于曹思的态度已经有些转变了。

当然畏惧还是会有,却也会主动过来道谢,毕竟人家救了他们。

相比于那些山贼,曹思反倒更不善于与这些“愚民”打交道,心里不耐却又不知道如何拒绝,而且面对这些道谢的村民,她总不可能反倒对他们亮起刀刃。

然后等到她注意到吴耎这边有情况之时,却是比甄姜还要晚一分,距离差不多的情况下,自然也是晚了些才赶到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穿进语文书,从刺猹开始大唐:安西最后一个信使北宋大法官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?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朕乃一代圣君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大明1805
返回顶部